头条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头条 > 科技

云网融合形成一体化供给 2020云服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2020年11月9日 HuangJiang来源:互联网
  • 繁体

近年来,云计算和网络互相渗透,使得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深度融合,这是云网融合的基本内涵。而云网融合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一体化供给:网络资源和云资源统一定义、封装和编排;一体化运营:全域资源感知、一致质量保障、一体化规划和运维管理;一体化服务:云网业务的

近年来,云计算和网络互相渗透,使得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深度融合,这是云网融合的基本内涵。而云网融合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一体化供给:网络资源和云资源统一定义、封装和编排;一体化运营:全域资源感知、一致质量保障、一体化规划和运维管理;一体化服务:云网业务的统一受理、统一交付、统一呈现。

根据中研普华《2020-2025年云服务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分析:

发展云网融合的必要性

云网融合既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客户需求变化的必然结果。韦乐平指出,云网融合必须适应众多不断发展的客户需求场景,因而,云对网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网络云化需要提升云能力,数字化平台能力的构建也需要云网本身的能力不断升级。

云对网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网络性能、网络可用性、网络智能性、适配能力和网络安全等五个维度。目前运营商的传统网络在网络安全、柔性适配能力以及网络智能性方面与客户需求差距较大,需要增强网络的内生安全性、柔性适配中的原子能力服务化、网络智能性中的弹性伸缩和网络可编程,从而实现网随云动。

网对云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统一承载与集约运营、虚拟网元能力开放与增强以及电信级安全性三个维度。一般来说,网络在可用性、实时性、安全性、低时延等方面依然比云计算更优。所谓网络云是传统网络功能的云化延伸,具体来看,云在三个维度上的差距还较大,需要不但改进,适应网络云的需求,从而实现网络云化。

数字化平台对云网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云资源备份和多线接入、云网能力服务化提供、云能力和数据协同、云原生开发、云网内生安全五个维度。云要随着数走,而数字化平台需要统一、完善的云网供给能力承载。目前运营商的水平在上述五个维度差距均较大,云网资源需要在多样性、服务化、协同性、原生云和安全性上全面增强,从而实现云数联动。

面对上述发展需求,云网融合的六大技术创新方向。一是空天地海一体化的泛在连接、二是云网边端智能协同、三是数据和算力等新型资源融合、四是云网资源统一管控的云网操作系统、五是一体化智能内生机制、六是端到端安全内生机制。

想了解更详实的云服务行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出版的《2020-2025年云服务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延伸阅读

细分市场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业计划书 专项市场调研 兼并重组研究 IPO上市咨询 产业园区规划 十三五规划

中研网 中研网 发现资讯的价值 研究院 研究院 掌握产业最新情报        中研网是中国领先的综合经济门户,聚焦产业、科技、创新等研究领域,致力于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权威性的产业资讯。每天对全球产业经济新闻进行及时追踪报道,并对热点行业专题探讨及深入评析。以独到的专业视角,全力打造中国权威的经济研究、决策支持平台!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推荐阅读

安徽新型显示产业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 新型显示领域投资近2000亿元

安徽新型显示产业已形成以显示面板为核心,以玻璃基板等为配套,带动电视、可穿戴产品等下游智能终端全面发展的全产业...

2021年移动游戏收入将超1200亿美元 中国手游行业未来前景分析及发展策略

App Annie 发布 2021 年移动市场趋势报告。报告显示,到 2021 年,移动游戏中的用户支出将达到新的高度,超过 ...

京东健康各类型家用医疗器械快速增长 健康服务类订单量同比增长超3倍

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健康格外重要。在2020年京东11.11期间,京东健康各类医疗健康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数据全面增长,1...

京东进口保健品成交额同比增长270% 健康消费需求的升级前景分析

“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累计下单金额突破2715亿,这个数字记录了数亿用户勃发的消费热情;记录了消费升级对经济增长2...

大润发就女装尺码建议表致歉 中国女装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

今日,针对“女装尺码建议表言语不当”一事,大润发官方回应称,已第一时间彻查了所有大润发门店,总部已迅速要求该门...

腾讯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 腾讯小程序升级数字经济服务工具

腾讯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数据显示,第三季度,腾讯营收达1254.5亿元,净利润385.4亿元,高于市场预期。 6...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资讯
  • 报告

快讯

热点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0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