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头条 > 科技

中国云计算行业经营情况分析 2021中国云计算行业竞争及发展前景预测

  • 2021年2月7日 HuangJiang来源:互联网
  • 繁体

全球的数字化转型已进入倍增创新阶段,各个国家的数字经济占比将持续提升,预计5年后会占到主要国家整个经济的50%以上,计算力正在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报告显示,计算力与经济增长紧密相关,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点,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3‰和1.8

我国计算力指数居全球第二

日前,浪潮信息联合全球知名科技市场研究机构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全球首个计算力指数的研究成果《2020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覆盖中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和南非10个国家,从计算能力、计算效率、应用水平和基础设施支持4个维度对各国计算力水平进行全面评估。

全球的数字化转型已进入倍增创新阶段,各个国家的数字经济占比将持续提升,预计5年后会占到主要国家整个经济的50%以上,计算力正在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报告显示,计算力与经济增长紧密相关,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点,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3‰和1.8‰。

计算力指数是评估计算力与经济、数字经济相互拉动,共同发展的指数。美国以75分位列国家计算力指数排名第1位,中国以66分排在第2位,日本、德国、英国分别为55分、52分和47分。

对比2015年的评估结果,计算力指数增长最快的3个国家分别是中国、法国和日本。中国在衡量计算力指数的4大维度上均有显著的提升,平均年增幅接近30%。

AI计算能力和科学计算能力反映一个国家最前沿的计算能力。样本国家AI计算占整体计算市场的比例从2015年的7%增加到了2019年的12%,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23%。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拉动作用最为显著,2015-2019年,在样本国家的AI计算市场支出增长中,有接近50%来自中国,而人工智能计算在中国占整个算力的比例达到了14%。

报告分析,这说明中国在战略层面对人工智能的重视,以及企业希望以人工智能为发展契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迫切愿望。随着数据的激增和算法的日益复杂,AI算力将变得至关重要,对各个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云计算行业经营情况分析 2021中国云计算行业竞争及发展前景预测

中国与美国的差距则主要体现在计算效率和应用水平方面,但随着中国云计算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加速渗透,近几年中国大部分指标的增速均高于美国,IDC预测,中美两国整体计算力指数的差距预计会在未来几年进一步缩小。

政府出台的新基建战略也会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挥极大的推动作用。IDC预测,新基建直接带动的ICT商机将超过1万亿元。其中,2020年中国数据中心基建投资规模预计达到1500亿元。在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下,算力中心将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发挥重要作用、实现普惠价值。政府将进一步展现统筹管理的作用,集聚算力、数据和技术,为中小企业赋能。

在国家战略指引下,云计算的高速发展趋势将传递到全产业链,无论是芯片、存储,还是云计算厂商、应用开发商都享受到云计算行业景气的风口。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云服务商将转向生态化发展,不同类型的服务商会选择不同的生态模式。随着云计算产业政策进一步落地,未来信息设备国产化的步伐有望进一步加快,云计算行业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一、中国云计算渗透率

图表:2017-2019年我国云计算渗透率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我国云计算渗透率较低,2019年也仅为12%左右。随着在国家实践走向制造强国的路上,云计算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云计算通过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高度融合,会成为工业互联网和企业升级的重要手段。其渗透率也将会逐步提高。

二、中国云计算及云服务市场规模

图表:2017-2019年我国云计算及云服务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战略是推动云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云计算是我国建设数字强国的核心基础设施,其地位的形成主要来自三方面因素的促进:一是云计算凭借其弹性和可扩展性特点,能够实现按需灵活配置和高资源利用率,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发展数字经济的根本;二是受益于政策扶持和科技驱动,企业上云已成趋势,云计算技术成熟度的持续提升致使可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三是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突破,云计算承担着赋能工具的角色,能将高门槛应用普惠各行各业,以期把握创新实践的机会,同时,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也将给云计算市场带来新的活力。2019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约为1313亿元。

软件产业发展规模现状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软件行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目前,中国软件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有力的支撑了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建设,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软件产业将进入量增质优的新阶段,行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020年,国内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恢复,逐步摆脱新冠肺炎疫情负面影响,呈现平稳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收入和利润均保持较快增长,从业人数稳步增加;信息技术服务加快云化发展,软件应用服务化、平台化趋势明显;西部地区软件业增速较快,东部地区保持集聚和领先发展态势。

根据工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4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81616亿元,同比增长13.3%。实现利润总额10676亿元,同比增长7.8%;人均实现业务收入115.8万元,同比增长8.6%。

过去一年,国内软件业从业人数稳步增加,工资总额逐步恢复。到2020年末,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数704.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万人,同比增长3.1%。从业人员工资总额9941亿元,同比增长6.7%,低于上年平均增速。

分领域情况来看,2020年,软件产品实现收入22758亿元,同比增长10.1%,占全行业比重为27.9%。其中,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1974亿元,增长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