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趋严,融资环境宽中带紧,嵌入式指纹识别模块企业如何实现有效投资?
嵌入式指纹识别模块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嵌入式指纹识别模块行业的国内外发展概况、行业的发展环境、市场分析(市场规模、市场结构、市场特点等)、竞争分析(行业集中度、竞争格局、竞争组群...
当下,数字科技和金融科技迅猛发展,技术、场景、金融的融合发展创造了小微金融服务的新获客模式、风控模式、盈利模式,银行和小微企业的关系都在快速改变,信贷供应链能力快速提升。
银保监会此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对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中的联合贷款提出更加具体的要求。出于数字化转型的需要,中小银行在拓展自身业务的同时,需要加强和互联网公司之间的合作。
今年以来,深圳金融业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和支持力度显著加大。截至2021年4月末,深圳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4.4%;支持小微经营主体84.34万户,同比增长46.8%;外贸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6.3%。
金融科技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赋能作用正逐渐凸显。当下,数字科技和金融科技迅猛发展,技术、场景、金融的融合发展创造了小微金融服务的新获客模式、风控模式、盈利模式,银行和小微企业的关系都在快速改变,信贷供应链能力快速提升。
在供应链金融服务领域,微众银行沿袭了微业贷的成功路径和优势特色,打造出微业贷供应链金融产品,其不过度依赖核心企业信用、无需抵质押的特色,提升了融资服务的可获得性。其中,微业贷经销商贷款贴合了经销商企业真实的使用情景,专注于解决供应链经销商的融资问题。据悉,微众银行已和超过200家核心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逾8万家的上下游小微企业提供了授信,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健发展。
数字化转型是指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构建和物理世界对应的数字世界。数字化转型以数据为核心,人工智能为手段,云化服务为形式,企业组织制度流程优化重构和人才文化为保障。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术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该五大技术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缺一不可。
银保监会的公开消息显示,截至4月6日,今年已有431家银行营业网点终止营业。而2019年-2020年两年间退出的商业银行网点超6296家。其中,2020年有2790个商业银行线下网点被撤销,包括农信社和村镇银行网点,被裁撤的银行网点中,国有银行占比为37%,股份行占16%,农商行和城商行分别占比27%和8%。
疫情后对银行线上服务需求变化最为明显的是80后。
事实上,用户需求的改变和银行数字化转型对线下服务的影响并非源自疫情,疫情只是加速了这一进程带来的改变。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以及用户对线上服务需求日益扩大,银行网点和自助设备等线下渠道规模正被不断缩减。
而从银行移动端的功能服务使用情况来看,传统的转账、汇款、查询等结算业务仍然是用户使用最多的功能服务,但也有超过50%的受访者使用代收代付和购物消费。这表明银行在金融业务场景化方面的努力取得一定成效,用户不再单纯将银行移动端视为工具类服务,而是能够满足理财、投资、消费、支付等综合需求的生态场景。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智能化是银行金融服务发展的另一大特点,银行业务智能化包括智能风控、智能营销、智能投顾、智能客服等创新性服务,帮助银行有效实现增效降耗。对用户而言,智能化则意味着能否在标准化服务之外,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满足用户的特殊需求。
面对金融数字化转型。从去年到今年,监管陆续出台了多个新规,直指互联网存贷款业务。新规一系列文件包括三个:2020年7月,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做出框架性的规定;2021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对第三方平台在互联网渠道代销相关产品进行限制;2020年2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对互联网贷款业务进行了量化规定。
与以往的监管政策一样,此次的互联网存贷款系列政策也承担着多种职能。从法律层面,2020年10月《商业银行法(修订意见稿)》对地方性银行跨区域经营的限制,存贷款新规延续了这一监管态势;从政治层面,2019年疫情前全国整体存贷比是79.5%,河北省11个地级市中有9个明显低于这一标准,而江苏省12个地级市中却有10个明显的高于这一标准,跨区域虹吸现象明显,存贷款新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从经济的层面看,存贷款新规符合利率市场化的基本要求,可以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数字经济时代不可避免地来到了所有企业面前,企业为自己开发新的战略选择是大势所趋。国内数字经济发展较为顺利,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在持续提升。近年来,国内“云物移大智”产业快速发展且应用广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都明显加快。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为35.84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6.2%,占比持续上升。产业数字化转型正处于新兴阶段,目前大力推广还有一定的困难,但考虑到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巨大提升,未来全产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未来数字经济将占半壁江山,转型支出高速增长。2021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将达45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的50%,而中国数字规模将达到8.5万亿美元,占据全球经济的55%。
欲了解更多中国数字化转型行业发展分析,可点击中研普华《2021-2025年中国数字化转型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投资预测报告》
细分市场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业计划书 专项市场调研 兼并重组研究 IPO上市咨询 产业园区规划 十三五规划
中研网 发现资讯的价值 研究院 掌握产业最新情报 中研网是中国领先的综合经济门户,聚焦产业、科技、创新等研究领域,致力于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权威性的产业资讯。每天对全球产业经济新闻进行及时追踪报道,并对热点行业专题探讨及深入评析。以独到的专业视角,全力打造中国权威的经济研究、决策支持平台!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白酒概念等多股创历史新高 6月3日,山西汾酒盘中涨幅一度逼近7%,创出近期及历史新高486.2元。截至6月4日收盘,山西...
中国邮政开起奶茶店 近日,据网友爆料自己家楼下中邮大药房刚刚成立奶茶店,名为邮氧的茶。从大众点评信息来看,奶茶...
10条黄河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发布 文化和旅游部3日发布10条黄河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旨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打造3...
云南磷肥出口东南亚增幅达24.2% 受疫情影响,各国均重视粮食生产安全问题,因此国际市场对化肥需求量明显增长。云南...
中国石化成立碳纤维公司 中国石化所属上海石化近日全资注册成立上海金山石化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是以碳纤维技...
奢侈品行业加速线上化。美国在线奢侈品电商1stDibs(DIBS.US)于周三更新招股书,拟以每股18-21美元的价格发行580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