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头条 > 科技

2023中国通信行业目标和统一的规划

  • 2023年5月18日 HuangJiang来源:新浪
  • 繁体

《规划》的出台,让数字中国建设有了明确的目标和统一的规划。近年来,随着5G、云计算、全光网络、算力网络的建设,数字经济浪潮全面爆发,数字化建设被中国各级政府、各行各业高度关注并全力推进。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规划》强调要全面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对数字中国建设的方向、节奏、保障措施等进行了细致的规划,使得数字中国建设的确定性进一步提升,为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更加积极有利的政策条件。

2023中国通信行业目标和统一的规划

可以说,《规划》的出台,让数字中国建设有了明确的目标和统一的规划。近年来,随着5G、云计算、全光网络、算力网络的建设,数字经济浪潮全面爆发,数字化建设被中国各级政府、各行各业高度关注并全力推进。

《规划》提出“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五大要点,随着数字技术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加速落地,产业数字化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在“五位一体”数字中国建设新阶段,全国掀起了数实融合的新浪潮。对于信息通信行业来讲,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基础电信运营商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主力军,一直处在数字化建设的最前沿。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在5G建设方面,我国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网络,累计建成开通超过234万个5G基站,5G移动用户数超过5.75亿。5G正在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行业领域发挥赋能效应,已覆盖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一半以上。全国已有110座城市实现了千兆光网覆盖,今年还将增加到330座城市。而在算力建设方面,自从去年实施“东数西算”战略以来,运营商更是在算力网络建设上全力跟进。三大运营商围绕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布局,聚焦八大枢纽节点,针对数据中心、算力和通信网络进行全面规划,一张算力“大网”正全力铺开。

可以说,基础电信运营商在数字中国建设中真正发挥了自己的“长项”——建设高质量的基础网络。2021年10月18日中央政治局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34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的讲话,他指出,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正是按照总书记提出的“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要求开展网络建设,努力实现这一目标。与此同时,随着数实融合的渐次深入,基础电信运营商充分结合各地优势产业和地域特色,将5G、AI、云计算等技术与服务深度融合,形成面向千行百业、万物智联的解决方案。

年内三大运营商股价涨幅均超30%

3月8日晚,中国联通披露年报,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549.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8%,同比增速实现近三年新高。

近期,资本市场对于电信运营商股票估值发生变化,以中国联通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股票价格在资本市场上出现了恢复性上涨。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3月8日,今年以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累计涨幅30.86%、35.49%、53.94%。

业内人士表示,支撑其股价持续上涨的背后,则是包括公司云业务在内数字经济板块的快速增长。同时,叠加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倡导,三大运营商作为高分红、低估值、占据国家重要基础性产业的国企迎来价值重估。

工信部发布的2022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以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主的新兴数字化服务快速发展,收入比上年增长32.4%,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5.1个百分点,对电信业务收入增长贡献率达64.2%,以移动数据流量、宽带接入、语音、短信为主的传统业务仍发挥稳定器作用,收入比上年增长1.7%,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66.8%,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1.2个百分点。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3-2028年版通信设备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

从中国通信企业协会获悉,为进一步推动5G消息加快实现规模商用,加强5G消息团体标准制定,探索区域试点建设和授权服务模式,探讨以“绽放杯”和“5G消息联合实验室”促进应用落地,讨论下一步工作计划,5G消息工作组决定召开2023年5G消息工作组理事单位座谈会。

会议议题包括5G消息工作组2023年重点工作介绍;基础运营商2023年5G消息业务发展举措介绍;绽放杯、团体标准、实验室评测介绍;区域试点、授权服务方案介绍;行业发展交流等。

2022年,我国电话用户净增3933万户,总数达到18.63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总数16.83亿户,全年净增4062万户,普及率达119.2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2.9部/百人;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1083万个,全年净增87万个,其中,5G基站为231.2万个,全年新建5G基站88.7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3%。国内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市场应用需求逐年增长,移动网络基础建设设备建设逐年增加,不断拉动我国通信设备行业市场发展。2022年,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行业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预计将分别达到43499.7亿元、2482.6亿元。

2022年上半年,烽火电子、东方通信的通信设备业务收入分别为4.67亿元、5.32亿元,皆同比增长;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3.85%、14.74%。烽火电子与东方通信的通信设备业务收入逐年增加,但烽火电子业务成本控制能力较好,企业业务盈利能力更强。

《“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明确了通信行业是构建国家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提供网络和信息服务、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行业,新型通信设施4G/5G、光纤、卫星网络等的建设投入成为未来国内经济增长发展基础,行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必然,将持续推动我国通信设备市场需求增长。此外,2021年,我国量子通信整体市场规模达到445亿元左右。未来随着政策推动、市场投入增加,我国量子通信产业将进一步发展,持续拉动量子通信设备行业市场需求增加,为国内通信设备行业提供新发展方向。

《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的通知》等政策提到要加大5G在工业、能源、文旅、交通、医疗、教育等重点行业领域的推广应用,形成一批5G应用示范标杆;强化基础电信企业、通信设备企业、行业应用企业、信息技术企业、互联网企业等产业各方协同,培育一批5G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繁荣5G应用产业生态。5G通信产业的加速发展将为我国通信设备市场规模增长提供广袤发展空间。政策中还重点提到要创新信息通信设备产业监管,构建多方参与的监管新格局,强化对信息通信设备销售使用的监督管理,加强智能终端等设备个人信息保护,维护电信用户合法权益,推动国内通信设备行业健康平稳运行。

《2023-2028年版通信设备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延伸阅读

细分市场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业计划书 专项市场调研 兼并重组研究 IPO上市咨询 产业园区规划 十三五规划

中研网 中研网 发现资讯的价值 研究院 研究院 掌握产业最新情报        中研网是中国领先的综合经济门户,聚焦产业、科技、创新等研究领域,致力于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权威性的产业资讯。每天对全球产业经济新闻进行及时追踪报道,并对热点行业专题探讨及深入评析。以独到的专业视角,全力打造中国权威的经济研究、决策支持平台!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推荐阅读

2023物流需求保持恢复态势 中国供应链物流行业整体竞争力

供应链物流是以物流活动为核心,协调供应领域的生产和进货计划、销售领域的客户服务和订货处理业务,以及财务领域的库...

2023我国维生素整体行情与供需局面

我国主要维生素产量与供需局面 今年我国维生素整体行情持续疲软运行,主要是中国维生素产量持续扩张,全球份额提升,...

2023年我国电动汽车增量空间分析

日前,福特汽车在美国市场紧跟特斯拉的降价步伐,将 Mustang Mach-E电动车的价格下调了600美元至5,900美元,降价幅度因...

2023全国港口生产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2022年,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0亿TEU,同比增长4.7%。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1.7亿TEU,同比增长5.4%;内贸集...

储能锂电池企业订单量增速 储能企业出货量保持高增长

储能企业出货量保持高增长 2022年全球储能市场延续2021年的高速增长态势,在欧洲、北美、中国等主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2023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高速发展态势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8741万千瓦,累计装机装机达到约3.9亿千瓦。新增装机连续10年世界第一,8...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0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