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供需格局迎变局,如何对需求扩大的领域增加市场十分重要!
科技部发布《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公布了首批人工智能示范应用的十大场景,其中包括智慧家居、自动驾驶、智能诊疗等。其中指出要充分发挥人工...
2022年我国乙烯产能达到4675万吨/年,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乙烯生产国。预计至2025年,中国乙烯产能将突破7000万吨/年,将基本满足国内需求,甚至可能出现过剩。
我国乙烯下游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但仍面临着产业布局不尽合理、产品结构矛盾突出、关键核心技术短缺等问题,应该调整优化、加大科技创新和进口替代力度。
截止目前,32家千万吨以上的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都生产乙烯。2022年我国乙烯产能达到4675万吨/年,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乙烯生产国。预计至2025年,中国乙烯产能将突破7000万吨/年,将基本满足国内需求,甚至可能出现过剩。
截至2021年,全球乙烯产能达到2.1亿吨/年,同比增长6.2%。2021年,世界乙烯装置总数约340座,乙烯装置的平均规模约为62万吨/年。从产能分布地区和国家来看,2021年,在中国乙烯产能推动下,亚太地区乙烯总产能已升至8330万吨/年,在世界乙烯总产能的占比从2015年的36%升至40%。近年来,亚太地区乙烯产能始终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超过了欧美乙烯产能总和,其世界领先地位不断提升。报告预测,2025年前全球乙烯产能将出现大幅增长,有望从2020年的2.0132亿吨/年提高至2025年的2.9942亿吨/年,增幅达到49%。
尽管近几年我国乙烯产能迅速放量,但乙烯当量消费进口依存度依然较高,仍在50%以上。由于乙烯需要在零下100℃存储及运输,直接进口难度较大,因此乙烯的生产商多以下游衍生品的形式进行产品的销售。国内乙烯的实际市场容量一般采用“当量消费量”,当量消费量=产量+净进口量(进口量-出口量)+下游产品净进口折算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乙烯产量约为2826万吨,而当量消费量达到5832万吨,当量缺口达到3006万吨左右,自给率约为48.5%。2022年我国乙烯产能达到4675万吨/年,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乙烯生产国。预计至2025年,中国乙烯产能将突破7000万吨/年,将基本满足国内需求,甚至可能出现过剩。
2023年2月23日至24日,寰球公司牵头执行的集团公司重大科技专项“大型乙烯关键技术升级与工业应用”(简称“大乙烯二期”)项目验收评估会在京顺利召开。与会专家评审认为,大乙烯二期重大科技专项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了全部研究任务,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大乙烯二期重大科技专项由寰球公司牵头,石油化工研究院、独山子石化、兰州石化、广东石化等12家单位共同参与,共设置“气体原料裂解制乙烯成套技术开发与示范应用”等六个课题,涉及乙烯成套技术的工艺技术、工程化技术、控制优化技术、催化剂技术等的研发、生产、推广应用、发展战略等多方面内容。
科研人员历时5年艰难攻关,深耕研发,取得丰硕成果,成功实现了乙烷、LPG、石脑油、煤基石脑油、加氢尾油和柴油、甲醇以及轻质原油等多种乙烯原料的全覆盖,形成裂解技术、分离工艺及工程化技术、系列催化剂技术、裂解产物预测与运行优化技术四大系列44项成果;开发完成百万吨级乙烷裂解制乙烯、适应多种原料的150万吨/年乙烯成套技术、百万吨级原油直接裂解制烯烃技术等9套工艺包,取得专利64件,技术秘密27项,软件著作权1项,累计创效近60亿元。
大乙烯二期重大科技专项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中国石油再次取得了乙烯系列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乙烯技术跨入2.0时代,为中国石油在乙烯技术领域持续保持优势提供了有力支撑。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3-2027年中国乙烯行业发展全景调研与投资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
2022年后,国内乙烯产能扩张延续扩张态势,但产能增长较2020年和2021年有所放缓。2023—2025年国内仍有大量乙烯项目投产,投产概率极大的乙烯产能共计1545万吨/年。其中,油基乙烯将占绝大多数。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推进,乙烯行业一体化装置蓬勃发展,伴随着自给率的不断提升,未来3-5年里中国乙烯市场的供需矛盾会进一步升级,供给侧改革下,乙烯行业原料端向轻质化发展,下游消费领域向高分子行业进军将成为主趋势。
当地时间4月2日,产油国组织(OPEC+)成员国突然宣布自愿性减产,各国将从5月开始削减石油供应量,根据产油国目前宣布减产的数据,此次减产力度近160万桶/日,约占全球石油产量的1.5%。这意味着,OPEC+石油日产量将在原有200万桶/日减产计划基础上再减少约160万桶/日。
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表示,莫斯科将把自愿减产50万桶/日的计划延长至2023年底。沙特也决定减产50万桶/日,阿联酋表示将减产14.4万桶/日,科威特宣布减产12.8万桶/日,伊拉克宣布减产21.1万桶/日,阿曼宣布减产4万桶/日,阿尔及利亚表示将减产4.8万桶/日,哈萨克斯坦减产7.8万桶/日。
周一WTI(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大幅高开近7%,重返80美元/桶,国内上海原油期货价格也受到明显提振。周一早盘港股联合能源集团涨4.30%、中国海洋石油涨3.26%、中国石油股份涨3.0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涨2.15%。
短期原油价格受到明显提振
本次额外下调的114.9万桶/日产量目标将扭转二季度供需盈余为缺口,下半年的缺口幅度也将进一步提升,原油市场去库或自5月提前开启,原油单边价格及月差均将受到明显提振。
欧佩克减产短期利多油价。在三月中旬金融下行风险导致油价大幅回落后,地缘上行风险兑现,有助于托底油价回升至前期震荡中枢。但上方仍受到美联储加息压制,中期暂时维持70-100区间不变。
目前原油市场整体供需局面没有给油价带来很大压力,并给油价带来了韧性,能够让油价重新回到前期震荡区间内,这意味着原油市场自身向下驱动力有限。
此次OPEC+减产行为在周一早盘就将油价重新推回到一季度区间上沿阻力附近,油价能否突破这一位置对后期走势影响关键,在需求层面没有超预期表现下,油价仅靠供应端刺激很难有持续单边上涨,而后大概率会迎来消费端的抗议和反制,投资者情绪和预期需要进一步观察,本周可能会是油价的超级波动周。
全球石油市场进入高波动期
美国和欧洲持续的银行危机、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测和短视的能源政策决定,目前全球石油市场正在经历一段高度波动和不可预测的时期。
与此同时,全球石油市场的稳定和透明是确保长期能源安全的关键。美联储加息延续,但节奏放缓,宏观风险压力持续增大,OPEC+自愿性减产,托底油价,联合救市,短期油价交易的重点将是供给端自愿性缩减和宏观风险压制导致的需求下滑之间的权衡。
目前美国及OPEC+阵营的合意油价水平出现分歧,双方关于预期管理和供应的调控仍处博弈期。美国的主要博弈手段之一抛储已在去年利用得相对充分,二季度完成2600万桶战略储备销售后进一步释放战略储备的空间有限,仅能进一步延后此前4000万-6000万桶的收储计划;后续或主要通过加息预期管理控制通胀温度,本次OPEC+减产引发的油价大涨令5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加息预期升温。但总体来看,油价有望维持在偏高区间,原油市场二季度仍以多头配置为主。
《2023-2027年中国乙烯行业发展全景调研与投资趋势预测研究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细分市场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业计划书 专项市场调研 兼并重组研究 IPO上市咨询 产业园区规划 十三五规划
中研网 发现资讯的价值
研究院 掌握产业最新情报 中研网是中国领先的综合经济门户,聚焦产业、科技、创新等研究领域,致力于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权威性的产业资讯。每天对全球产业经济新闻进行及时追踪报道,并对热点行业专题探讨及深入评析。以独到的专业视角,全力打造中国权威的经济研究、决策支持平台!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据兰格钢铁网监测数据显示,3月份,兰格钢铁全国钢材综合价格均值为4574元/吨,较上月上涨108元/吨,环比涨幅为2.41...
2023年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2万吨、11.5万吨。各稀土集团要在指标下达后,及时商下属企业所在...
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正在深度影响社会变革和行业发展,顺丰科技通过数字技术及智慧供应链带动数字物流不断升级创新的同时...
2023仿制药企业市场竞争格局调研 近年来原研药企业与仿制药企业之间的专利侵权纠纷数量明显增加,双方也“各有胜负”...
工业设计领域的CAD、CAE、CAM由于在流程上的衔接,越来越多的软件开始集成这三大软件功能,实现整个产品设计和制造周C...
近年来,农村电商作为经济发展新引擎,逐渐成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